专家观点 | 肖政三:积极探索我国商用车金融业态的未来之路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在刚刚结束的“2021中国商用车金融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了非常精彩的研究成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以积极探索我国商用车金融业态的未来发展之路为题,展开观点。


肖政三在大会发言时表示,商用车行业的商品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决定着我国商用车金融业态的复杂性,中国商用车金融大会的创立就是希望通过对产业趋势、政策法规、难点痛点、金融科技、新业态、新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以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于商用车行业,用金融力量驱动商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肖政三强调,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光辉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让优秀的金融业态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肖政三分析,由于商用车拥有商品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在全球各国的供应链安全保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国商用车行业在全球经济下行重压之下实现重大逆转,全年累积销量突破510万辆,同比增长22.2%,重卡销量占据全球销量60%以上,创我国商用车行业最高的历史销售纪录。2021年1-2月,在各种利好的因素的推动之下,全国商用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销量继续上扬,实现批发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86%。


肖政三认为,“金融活、经济活”。2020年,国内金融机构为商用车行业提供了超过5500亿元的资金,金融渗透率超过50%,金融渗透率已连续10年增长,金融行业对推动商用车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面对我国商用车金融业态发展,肖政三指出,当前我国商用车金融服务的短板及问题日益显现。虽然,二手商用车市场的金融潜力规模高达4000亿元以上,但却缺乏主流金融机构进入,行业发展严重缺乏金融资金支持。此外,包括二手商用车评估体系基础薄弱、风控模式不科学、恶性价格竞争、银行资金供给不足……影响着我国商用车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良好秩序的建立。这些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


根据公安部的统计,2020年,我国商用车保有量已超过3600万辆,围绕商用车生命周期衍生出来的服务市场规模高达10万亿元,金融机构应当深度研究商用车全价值链服务市场,并紧紧抓住由此带来的机遇。因此,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商用车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推进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肖政三强调,近几年来,银保监会已先后出台规定对融资担保、小贷、网贷、联合贷款、融资租赁、保理等系列金融机构主体的经营范围进行了明确,这将有利于厘清行业主体责任,打破行业乱象,降低行业风险。作为全球最大商用车产销国,商用车金融的巨大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有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物流、快递企业,也有包括互联网金融、小贷等新兴金融机构,更有大量不合规的民间金融的介入,如何建立起符合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秩序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比发达国家的商用车金融体系,肖政三认为我国商用车金融体系的基础薄弱,时间还比较短,人才缺乏、标准体系缺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全国商用车行业大数据平台”今天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商用车行业的新基建工程,将为金融机构、评估机构、二手车商、经销商提供快速评值、新车价格、行业主体、风险信息共享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将为商用车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商用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全力支持!希望全行业用好这个大数据平台,共同全力推进全国商用车行业大数据平台的持续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