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影响下,5G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需求激增,汽车销量反弹进一步挤压半导体制造商的产能。
行业分析公司VLSIresearch总裁Risto Puhakka表示:“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目前几乎没有闲置产能,并且需求还在继续增长。
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台积电表示,由于需求激增,今年的资本投入比2020年至少增加了47%,并表示,将解决汽车芯片短缺作为“头等要务”。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Fusion Worldwide的商品经理Elsie Neoh说,整个行业的交货时间已经从新冠疫情前的8到10周增加到了六个月。
这一短缺也使得目前半导体行业剧变,英特尔公司在产品延期后罢免了首席执行官Bob Swan,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也加入了并购狂潮。
01
汽车行业首当其冲
新冠疫情影响使得远程办公加大了人们对云计算服务和消费电子的需求,另外,华为在2020年第三季度扩大了手机芯片的备货力度,造成产能挤兑,加剧了缺货情况。
不过,此次芯片的短缺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更为明显。
近年来,汽车工业已成为除消费电子领域外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更新技术,采用大尺寸的平板显示器以及娱乐系统等功能,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导致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也加重了对芯片的依赖。
Guidehouse Insights的分析师Sam Abuelsamid说,如今大多数汽车至少具有40种不同的芯片,而高端车型则多达150种。
在大众“实锤”因芯片短缺受到波及后,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丰田等也相继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它们将削减汽车产量。
丰田汽车发言人表示,目前计划一月份在德克萨斯州组装厂生产的全尺寸Tundra皮卡比原计划减少约40%,并预计芯片短缺将持续到春季。
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则宣布将暂时关闭公司在墨西哥的吉普工厂和在加拿大的轿车工厂。
大众汽车去年12月表示,因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将调整在中国、北美、甚至欧洲的产量,并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执行。
02
涨价成普遍现象
汽车行业主要芯片供应商NXP在11月就曾告知客户芯片“严重短缺”,并表示提高所有产品价格。微芯科技首席执行官Steve Sanghi周二在某汽车论坛上表示,公司的预订量和积压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一些产品的交货期为40周或更长,公司是被迫涨价的。
据时代财经统计,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已有三十多家厂商进行了价格调整。
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厂家华润微发函表示,为了争取生产线资源,尽量满足供货需求,华润微自2021年1月1日起产品价格做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不等。
触控IC大厂汇顶科技在2020年12月28日发布的《产品调价通知函》中表示,决定对GT9系列所有产品美金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30%,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此次涨价的34家厂商中,有近10家为功率半导体厂家,但大部分集中在集成电路领域。
另外,计划2021年后涨价的厂家也不少于12家,包括华润微、微芯科技、光宝科技、富满电子等。
03
供应问题依旧待解
分析人士表示,受芯片短缺影响更大的不是尖端技术,而是那些使用较旧、成本较低、对制造商利润不那么丰厚的流程的产品。
芯片制造商已经投资兴建生产线,以生产更现代化、利润率更高的芯片,对于老标准硅片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他们产能并没有跟上。
韩国二手半导体制造设备公司Surplus Global首席执行官Bruce Kim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大多数使用老一代硅片的代工芯片制造商都已被预订一空,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底。
时代财经援引集邦咨询分析称,目前不少设备商已停止生产8英寸机台,导致二手设备价格昂贵,市场流通量低,且资金投入后折旧耗费时日,影响后续产线投入。因此,对于以8英寸晶圆代工为主的企业来说,旧有产能的维持与优化,及小量新产线的建置更有效益。
从接单状况看,10nm等级以下先进制程中,台积电5nm制程因华为旗下海思遭限制投片,主要的客户苹果难以完全弥补海思的空缺,导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约九成;其他制程,如TSMC 7nm及三星7/5nm则分别受惠于超威、联发科及英伟达、高通的强劲需求,使产能皆近乎满载,并将持续至明年第二季。
相关阅读:
【#芯片缺货涨价潮持续# #芯片制造企业成倍抢购晶圆#】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进入2021年,芯片行业的缺货潮似乎还没有缓解的迹象。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生产的摄像头需要主控制芯片、存储芯片、WiFi芯片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占了产品总成本的60%,目前除了订货难以外,不少芯片的价格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各类芯片紧张难以订货,今年的扩产计划也大幅缩水。在缺货潮中,不少终端企业甚至按以往几倍的采购量恐慌性下单,而在终端企业抢芯片的同时,芯片制造企业也忙着从他们的上游抢购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企业抢产能,叠加疫情导致的供给制约,共同造成了芯片缺货现象,但更核心的原因集中在上游的晶圆制造环节上。深圳市一家晶圆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晶圆厂的产能主要分为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一般情况下8英寸和12英寸的应用量最大。然而在疫情期间,来自消费电子、工业市场和汽车需求猛增,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圆。需求激增导致了市场上的8英寸晶圆产能持续紧张。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去年11月份发布的全球晶圆预测报告,到2021年底8英寸晶圆生产线数量将增加到202条,超过历史最高值。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400-998-0546